开云体育
DeepSeek“网课热”背后的真相:消费者如开云体育何一步步落入“收割”陷阱?
随着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的迅速崛起,市场上掀起了一股炒作DeepSeek概念的狂潮。各类打着AI大旗的网络课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,似乎在一夜之间,所有人都成了AI专家,都急于通过DeepSeek这个“”开启财富之门。然而,在这股“网课热”的背后,却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,消费者们正一步步被精心设计的陷阱所“收割”。
随着DeepSeek的爆火,网络上出现了大量与DeepSeek使用相关的课程,售价从几元至几十元不等。这些课程标题诱人,如“1000个DeepSeek神级提示词”、“万字长文教会DeepSeek”、“DeepSeek15天教程:从入门到精通”等,让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。
然而,当消费者满怀期待地购买这些课程后,却发现所谓的“精品课程”不过是拼凑的公开资料,甚至是直接从官方网站上复制粘贴的内容。例如,某“DeepSeek高效使用技巧”课程,其主要内容竟是下载软件、注册账号等基础操作,而所谓的技巧大全,不过是官方网站上免费可查的提示词样例。更有甚者,一些课程标题打着DeepSeek的旗号,内容却是另一个人工智能模型的指令技巧,让人哭笑不得。
这些低价课程利用消费者的“信息差”牟利,让消费者在花费金钱和时间后,却得不到任何实质性的收获。
除了低价课程外,市场上还涌现出了一批鼓吹利用DeepSeek迅速积累财富的高价培训课程。这些课程售价高达数千元,甚至上万元,但其所承诺的内容却往往让人大跌眼镜。
在这些高价课程中,DeepSeek被包装成了“万能公式”,无论是投资炒股、自媒体变现还是电商运营,只要套上DeepSeek的名头,就能吸引大量流量,赚取高额“学费”。然而,当消费者真正购买这些课程后,却发现所谓的“名师”不过是照本宣科的“话术大师”,课程内容空洞无物,充满了“注水”和虚假宣传。
有消费者反映,在某售卖DeepSeek短视频速成班的直播间内,讲师只是照着电脑上的话术讲,课程内容毫无实用价值。而另一个售出超千份的DeepSeek直播特训营课程,每节课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讲些没用的东西,让消费者感到十分失望。
对于这类利用DeepSeek牟利的投机行为,DeepSeek官方也发布了声明,提醒消费者警惕假冒行为,但仍有不少消费者因缺乏辨别能力而落入陷阱。
那么,这些卖课机构是如何一步步“收割”消费者的呢?受访专家指出,这其实是贩卖“AI焦虑”的卷土重来。他们通过制造焦虑情绪、打出“名师”金字招牌、承诺“接单变现”以及饥饿营销等“连环套”来引诱消费者下单买课。
在一个在线人的卖课直播间内,主播用“所有老板必须学会DeepSeek”、“不会用AI获客的老板就像文盲”等夸张词汇鼓吹课程,制造焦虑情绪。同时,他们还打出了“名师”招牌,声称讲师拥有诸多光环和成功案例,但面对查询导师资质的要求时却拒绝回复。
为了增加课程的吸引力,卖课讲师还会承诺学员收益,保证“接单变现”。然而,当消费者真正购买课程后却发现所谓的接单要么是一个价值10元的任务派发给多个人做,要么是让学员自己去找单子。
最后一步是饥饿营销。卖课机构通过营造“名额有限”的假象来催促消费者按下购买键。然而,在直播结束后,“已经没有名额”的课程仍然可以购买,让消费者感到十分愤怒和失望。
面对这股“网课热”背后的陷阱和乱象,受访专家呼吁加强监管力度,规范网络知识付费市场。他们指出,监管滞后和缺位、平台审核机制不足、授课资质要求不明确等都为“问题课程”提供了可乘之机。
为了规范网络知识付费市场,有关部门应加强对数字平台和课程供应企业的指导和规范,进一步完善网络课程服务评价和信用机制。同时,还应建立处罚机制,对违规行为根据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,提高违法成本以起到震慑作用。
网络平台方也肩负着重要责任。他们应对卖课机构和个人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查,确保课程内容的真实性和实用性。对于需要较高专业水平的直播内容,主播应取得相应执业资质并向直播平台进行报备。
最后,消费者也应保持理性的学习态度,不要盲目跟风购买网课。在面对琳琅满目的课程时,要仔细辨别课程内容的真实性和实用性,警惕宣称“无脑赚钱”、“日入过万”的课程。如果在购买课程后发现问题,要及时向平台或相关部门投诉,积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。